首 页  人大简介  人大要闻  民族立法  决议决定  人大调研  代表工作  选举任免  代表之声 
 
您好!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 页>>人大调研>>正文

关于呼伦贝尔市和谐矿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17年08月03日 08:23      来源:

 

关于呼伦贝尔市和谐矿区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3627日在呼伦贝尔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和谐矿区建设调研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深入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切实掌握我市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常委会2013年工作安排,组成由金海副主任为组长,市人大环资委、国土局、环保局、安监局和农牧局为成员的和谐矿区建设调研组,于419日至68日,先后深入9个旗市区18家矿山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等方式,检查了《呼伦贝尔市和谐矿区建设工作方案》和《呼伦贝尔市和谐矿区建设标准》的落实情况。调研组得到了当地党委、人大的大力支持,政府的高度重视,矿山企业的积极配合,确保了调研工作顺利完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和谐矿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截止2012年底,我市共有各类矿山278个,开发利用的矿种31种。其中,能源矿山42个,有色金属矿山23个,非金属矿山213个;大型矿山12个,中型矿山16个,小型矿山250个。

(一)和谐矿区建设意识明显提高

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环保世纪行系列活动推动下总结和推广了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去年召开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培训现场会,各旗市区人大、政府对开展和谐矿区建设认识逐步提高,执法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对开展和谐矿区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矿山企业对和谐矿区建设工作有了全新认识,调动了建设和谐矿区工作的积极性,为扎实开展和谐矿区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呼伦贝尔美丽发展战略在和谐矿区建设工作中得到逐步落实。呼伦贝尔查干矿业有限公司作为国有老矿山,虽然起步早、起点低,但是企业认识到和谐矿区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对进场道路硬化、尾矿坝修坡、厂区绿化等措施,逐步改善了矿区及周边的环境。阿荣旗宏喜砖厂属于小微企业,但环保意识强,能够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现已恢复土地面积10公顷,种植树木5万余棵。

    (二)和谐矿区建设责任得到明确

市政府高度重视和谐矿区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力度。20127月,制定了《呼伦贝尔市和谐矿区建设标准》,并出台了《呼伦贝尔市和谐矿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政府与企业的责任,要求矿山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履行土地复垦义务、履行社会责任。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矿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矿区、建设矿地关系和谐型矿区。截止2012年底,累计缴存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1.5亿元。在进场道路、排土场边坡治理、植被恢复、安装井口和尾矿库防风抑尘网、铺设尾矿库防渗布、尾矿干排等方面主动投入治理资金3.96亿元。通过推动和谐矿区建设工作,各地矿山企业的生态恢复、污染控制、矿地关系等工作都有了长足进展。

(三)和谐矿区建设规模有序推进

市政府以规划、规模和资质准入为重点,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准入制度,实行规模集约开发,避免乱采滥挖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淘汰了一批产能落后矿山企业,使一批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到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为开展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工作打下了基础,并在技术改造、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总体来看,大中型企业好于小型企业,国有企业好于民营企业。山东黄金集团在并购内蒙古黑牛王矿业有限公司后,始终坚持把发展生态矿业、建设绿色矿山贯穿于企业远景规划,在安全生产、节能新设备、环保新工艺、生态环境、扶贫帮困,抢险救灾、安置当地群众就业、改善员工居住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累计投资0.4亿元。新右旗荣达矿业在矿区种植大树360棵,小树1.3万棵,并在尾矿库安装了抑尘网。根河市森鑫矿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干式排放在节水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和谐矿区建设水平受到制约

虽然我市矿山企业经过几次整合和技改升级,矿山开发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矿山仍存在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回收利用率不高,管理与技术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与先进地区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了和谐矿区建设步伐。小型采石场利用结束后随意废弃现象较为普遍,加大了治理难度。

(二)和谐矿区建设措施仍不得当

调研中发现,个别旗市区和部分矿山企业存在重发展、轻环保,对和谐矿区建设工作方案落实不到位,开展和谐矿区建设工作没有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没有把土地复垦、生态环境保护列入矿山生产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安全、环保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觉悟较低,不能够承担开发和保护的双重责任,甚至将被严重破坏的矿区环境和治理责任都遗留给了地方政府,从而导致一些旗市区的和谐矿区建设工作陷入被动。牙克石市免渡河矿区有多家矿山企业,治理责任分工不明确,责任主体无法落实,没有执行相关制度,导致整体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和谐矿区建设机制尚未形成

矿山企业情况复杂,涉矿违法行为呈现游动性强,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监管难度较大。虽然国土、环保、安监、农牧等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对矿山企业的监管仍有局限性。一是我市基层监管部门人员编制不足,执法队伍专业技术力量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矿山企业的正常监管;二是个别旗市区政府,只注重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增长,环保意识淡薄,疏于对矿山企业监管,执法流于形式,矿山企业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同时制度;三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没有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

(四)和谐矿区建设宣传亟待加强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旗市区在和谐矿区建设过程中,对和谐矿区建设认识还有差距,尤其是在制定推进和谐矿区建设方案和明确宣传目的、方式方面,各地区普遍存在研究不够深入,宣传不够有力的问题。部分矿山企业认识不充分,行动不及时,工作还需扎实推进。有的矿山企业认为缴存了治理保证金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就是政府的事,没有认识到边开采边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是矿山企业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五)和谐矿区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部分企业在点上开发时带来面上污染,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一是露天开采导致环境破坏。呼伦贝尔市东明露天矿因环境治理力度不够,出现粉尘、废石、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陈巴尔虎旗被迫对东明村进行了整体搬迁。二是个别矿山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宝日希勒闭坑矿区被环保组织和媒体称为天坑,虽经治理,仍存在3.85平方公里的未治理塌陷坑267个。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市和谐矿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矿山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建矿山企业准入门槛。加大铁矿、采石场等小型矿山企业的整合力度,鼓励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整合小型企业,下游企业整合上游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制定和谐矿区建设综合措施

本着科学规划、有序实施的原则,对每一个资源开发项目都要编制治理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和谐矿区建设标准,建立奖励机制,与政府实绩考核相挂钩,综合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对矿区移民安置、生态恢复建设、安全隐患治理、残留资源回收、噪音和粉尘污染治理、扶贫开发等问题进行统筹安排。切实维护农牧民根本利益,引导农牧民和林业部门积极参与和支持矿山开发建设,以土地补偿款、资源占用费等入股矿山企业或承包矿山辅助工程,拓宽农牧民致富、企业转型渠道。督促相关矿山企业加快由湿式排放改为干式排放的进度,加强对尾矿库建设和运营的监管。在自治区出台环境污染补偿机制前,建立我市的补偿标准。通过完善提取生态建设补偿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贴,以奖代投办法多方筹集治理资金宝日希勒闭坑矿区收尾工程已申请自治区专项资金,受审批时间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很难完成治理工作。建议政府以先行垫资的方式,对塌陷区进行治理,待自治区财政资金到位后,支付垫付部分。

(三)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

和谐矿区建设工作牵涉到国土、环保、安监、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依照各部门的职能实现有效监管,加大依法惩处力度,积极构建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前置审批手续,依法加强部门之间案件移送。建立和谐矿区监督责任制,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呼伦贝尔市和谐矿区建设标准》制定规划,建立一矿一策机制,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底有验收,限期达到标准。市人大常委会将跟踪督查和谐矿区建设工作,在今年10月份的常委会上听取市政府关于和谐矿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在总结去年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培训现场会成效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矿区开发水平、经济实力等具体情况,采取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的方式,以规划先行、试点带动、典型引领、激励促进的综合措施,大力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手段,大力宣传和谐矿区建设取得的成效,让矿山企业、矿区农牧民充分认识到和谐矿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五)统筹推进和谐矿区建设

  和谐矿区建设是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内容,要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离不开和谐矿区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和谐矿区建设要与新农村新牧区新林区建设结合起来,要与企业转型结合起来,要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实现呼伦贝尔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发展战略。

来源:  作者:

[回到首页]  [打印]  [关闭]

?????? ????
365878.com  地址:呼伦贝尔市行政中心大楼B区
电话:0470-8216683  邮编:021000
蒙ICP备12002067号